《數位醫療》無限穿戴裝置可協助嚴重創傷患者,改善其康復與回歸社會的能力
《數位醫療》無限穿戴裝置可協助嚴重創傷患者,改善其康復與回歸社會的能力
文/葉懷璘(生技醫療第一站) 2020/12/2
科技的日新月異,網路及無線通訊的發展,無線移動技術已經漸漸平民化,不再只是軍用及貴族的專利。所謂的移動技術是指人們配戴穿戴式無線裝置,藉由穿戴式裝置監測人體的生理指標,將其數據收集並傳送到特定的設備分析,近期最有名的例子應該就是先前有一位挪威67歲老人,自己在浴室滑倒,所幸攜帶有手錶型的穿戴行動裝置,行動裝置內的加速感測器與陀螺儀偵測到行為人滑倒、且60秒內並未起身,主動撥打緊急電話呼救,警察及救護人員及到到場救了這位老人。
國外提出這樣的移動技術是否可以幫助加速歷經重大創傷的患者其生理與心理的康復?當然,這也必須考慮到對患者進行長期的移動健康監測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賓夕法尼亞大學護理學院首開先河的研究,近期發表在《移動醫療》,研究人員招募25名急性住院後12-36個月、曾遭受嚴重創傷的黑人,進行三階段的試點研究,包括:
1.質性訪談 (qualitative interview)以及開發試點監測平台。
2.使用穿戴式商業健身監護儀(手錶型,對患者回報的結果和生物特徴數據進行為期3個月的移動監測的可行性試驗(n=18)。
3.實施後的質性訪談。
其結果表明了移動健康監測是可行的並且可以被接受的,包括針對身體活動和睡眠等生理生物統計指標。這項研究提供了數據證明,使用無線動技術長時間並全面化的追蹤評估,對創傷患者的身體、心理和重新回到社會後的實時監測是有效用的。
以上例子的可穿戴設備其實並不昂貴且裝置的傳輸系統已經建立,未來可以將已經商業化的產品再根據醫療需求優化,除了提高穿戴裝置的可靠性與準確性,更需要符合患者實際上的使用情境,當然,此新穎的商業策略也要考慮到移動數據收集的相對成本。相信不久後,此技術的應用可以協助受到創傷的患者更快的能夠康復並重新進入社會,也可降低相關的社會照護成本。
資料來源 :Penn Nursing ~mHelth ~JMIR Ment Health (doi: 10.2196/10415)
文章轉載自GENET觀點網站:
http://www.genetinfo.com/international-news/item/42191.html
#復健科技運用 #復健機器人 #VR復健 #復健遊戲 #虛擬實境復健 #虛擬實境復健治療 #VR物理治療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來信、來電或是掃描下方的QRcode與我們聯絡 電話:02-8789-9985
mail:core@habitz.com.tw
發佈留言